移动社交
传统文化
首页 > 文化传承 > 传统文化

440 年老字号广育堂国药的前世今生

       
       
 

一脉相承 中华瑰宝



“济宁州,太白楼,城里城外买卖稠;老运河,长又长;抓中药,广育堂……”古老的民谣,传唱了几百年,描述着古济宁辉煌的过往,人们对广育堂药号所有美好的想象,也从歌谣动听的旋律里,找到了它当年依稀的模样。


济宁自古水系发达,尤其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让济宁的水路更加通畅,作为运河中段的主要城市,济宁便成了南北交易汇聚之处,发展到明清时期,俨然成为江北的“小苏州”,自然也少不了大量的中药材交易。


1578 年,注定是人类医学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不朽之年!这一年,61 岁的李时珍撰写完成《本草纲目》,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就此诞生;这一年,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发现者威廉·哈维,在英国福克斯通镇出生;同样是这一年,御医徐春甫的得意门生李广育游学到济宁,研究医方,凡有病者,投药即愈,在济宁父老的挽留下,李广育创办了中医坐堂店铺——广育堂药号。


广育堂药号创办之后,在很长时期内,一直由李广育及其后人经营。明万历十八年,广育堂被钦定为宫廷贡药,在孔府中设广育堂分号,为历代衍圣公及家人服务,并在北京、沈阳、重庆、南京、西安等地设有分号,成为中国医药连锁的鼻祖。乾隆年间,皇帝七下江南,五次祭拜孔子,孔家把广育堂四季养生的滋补珍品二仙膏献给乾隆,乾隆食后龙颜大悦,亲笔题写“二仙膏”三个字,以此褒奖广育堂。从此,广育堂名声大震。



历经明、清、民国,广育堂一脉相承,如今已是第十八代。这期间,因为公私合营,1956 年广育堂改名济宁中药厂;2003 年,广育堂改制回民营企业,更名为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2015 年,飞龙伟业药业入主山东方健制药,将方健制药更名为山东广育堂国药;2018 年2 月,山东广育堂国药有限公司通过工商局注册。近年来,公司在相关的文献搜集、历史梳理、技艺传承、产权保护、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找回了广育堂国药的文化自信和学术价值。如今的广育堂国药,正不断发展成为集中药生产、研发、经营为一体的高科技中药制药企业。


为了保护好广育堂这个老字号,更好地传承老字号的工匠精神,方健制药从2004 年就开始申报广育堂商标,2010 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11 年被认定为山东老字号,2013 年聘请国医大师张灿玾教授为广育堂高级顾问,2014 年广育堂古方创新有限公司成立。同年,广育堂镇堂之宝二仙膏古法制作技艺被收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育堂国药至今存有《广育堂方剂》、《广育堂药局经验方集》等医学著作,共收录了1180 余个经典方,现在获得国家批文的140 多个成药均为上述经方的创新。广育堂国药创立了国内9 个纯中药药品的标准,拥有发明专利5 项,实用新型专利19 项,国家中药保护4 项,同时先后承担10 余个省、市科技创新项目,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多家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合作项目。


道地药材 遵古炮制



“广育堂国药古法制作技艺”是广育堂历代传人在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制药技术,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难以被现代制药设备和生产技术所代替。广育堂的丸剂、散剂、煎膏剂制作技艺是广育堂人长期的智慧结晶,其中二仙膏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入选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小儿牛黄清心散古法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化遗产;养血退热丸制作技艺被列入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育堂国药膏方制作技艺尤为精湛,中华膏方制作的技艺已经流传千年,广育堂结合传统膏方制作方法,在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膏方制作技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育堂的镇店之宝——二仙膏。二仙膏是传承百年的国宝级滋补臻品,在历史上曾是宫廷养生、孔府保健贡品,并得到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字。


广育堂的二仙膏由17 味道地药材古法炮制而成,具有滋阴助阳、益气益血的功效。国医大师张灿玾教授曾对二仙膏有高度评价,认为二仙膏采用的是龟鹿血肉有情之品,贯通任督二脉,其功效皆以肾阴、肾阳之亏损,或先天之不足,精气神之衰弱。


四百多年来,广育堂一直坚守“广济世 育众生”的祖训,传承匠心,精心做好药。作为千年经方的集成,广育堂二仙膏制作技艺要求十分苛刻,炮制过程十分繁杂,熬制时间为每年九九制膏,前后要经过拣、洗、泡、蒸、煮、闷药、烊化、炼蜜、熬膏、炼膏、熟化、品评等十三道工艺,九十九道工序。可见,二仙膏的制作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广育堂人长期的智慧结晶,难以被现代制药设备和生产技术所代替。



炮制技术对中药的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中药必须炮制后才能入药,而古方遵古炮制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作为国宝级制作技艺,广育堂炮制技术、炮制过程严谨细致,对剂量、温度、时间、溶剂以及不同辅料的处理都要精准无误,制作过程更是精益求精。例如对二仙膏功效具有重要作用的制首乌,需要经过九蒸九制才能入药,只有精准的掌握炮制的方法和技术,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的药效。


而且,“二仙膏”的药材在采收和选取上也尤为严苛。龟板胶采用微山湖的龟板制胶;牛鞭采用鲁西黄牛鞭,且按照药材有效成分最佳的时令采挖和采购;鹿角采用退角,系雄鹿于换角期自然脱落者,多在初春间采取;龟板在秋末入冬时间采收,取其龟板浸漂,洗净风干;蜂蜜采用春采槐花蜜;水用古运河畔圣泉的泉水。


古老的炮制技艺作为广育堂人的传家宝,炮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是广育堂百年品质的见证,广育堂人坚守匠心,传承“二仙膏”精良的制作工艺,使国之瑰宝造福百姓健康,铸就了“中华滋补第一膏”。


传承创新 卓越发展




2017 年,二仙膏抗肿瘤、提升免疫力临床试验会议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召开,这一重大研究的开展不仅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更让博大精深的中医药赢得了世人的认可。


2018 年3 月30 日,“二仙膏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临床验证中期协调会”在山东举行,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牵头的“二仙膏抗肿瘤升白、提升免疫力临床研究”得到了曙光医院宝山医院、山东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鞍山中医院、广育堂国药博士后工作站等多家医院和研究机构的支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二仙膏作为抗肿瘤升白的诊疗研究方案可行,目前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其初步分析二仙膏在升白、改善人体免疫力功效方面有显著疗效,临床验证结果要在揭盲后进一步确定。


2018 年5 月, 二仙膏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成为全国七个中药炮制类的振兴工艺之一,这是国家对广育堂百年品质的认可,更是对广育堂炮制技术的期望。



广育堂药号创始人李广育及历代掌门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更好传承和保护广育堂中医药文化,公司全方面开展品牌保护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整理广育堂历代传承的古方,建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恢复二仙膏古作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等等。


为使经典古方重新焕发生机,广育堂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成立中药古方创新公司,并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对广育堂1180 个古方进行研究开发,制定新的广育堂配本。目前,工作站已经完成了“二仙膏对化疗药致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免疫机制的研究”。实验证明, 二仙膏对化疗药致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正在进行的二仙膏升白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临床试验也取得了可进展。


在传承创新当中,广育堂一方面努力还原古老的炮制技艺,另一方面还注意联合高校,培养一批批中药炮制人才,使流传百年的炮制技艺继续传承下去。传统中医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沿袭百年的制药工艺同样离不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加持。广育堂投资2.5 亿元建成广育堂工业园,建筑面积达7万㎡,GMP 生产车间4.5 万㎡,主要生产设备320台(套),国内一流装备水平的生产线12 条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形成年生产能力30 亿元的规模。



在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下,广育堂国药立足中医药优势,一步步描绘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公司现拥有片剂、丸剂、散剂、煎膏剂、口服液等九个剂型、122 个品种、143 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1 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0 个独家品种、35 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74 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56 个品种进入山东省新农合目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和发展。


广育堂国药作为拥有440 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振兴中医药事业,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为使命,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卓越发展,延续着中医药文化根脉,泼墨挥毫谱写着中医药发展的壮丽诗篇。


地址:济南市黑虎泉西路17号6号楼     电话:0531-82066601
Copyright ? 1997-2018 hao19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