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鞋店建店时间不详。1932年前,普华鞋店由杨姓、鲁姓两掌柜经营;货源来自天津一家叫“厚记兴”的商号。因经营不善,欠“厚记兴”货款无力偿还,便把字号倒给了“厚记兴”。1932年,“厚记兴”派两个伙计崔振峰、邵焕祥来济南接管普华鞋店,但二人只接店不接人,字号也没改,只是在“普华”后加“生记”二字,以示区别。邵焕祥为经理,实际上的人、财、物和经营决策都掌握在崔振峰手里;经营仍沿用原来的一套办法。到1934年,两年的时间,不但没赚钱反倒赔了2000元。天津“厚记兴”掌柜刘幼青便把邵焕祥调回天津,并对崔振峰说:“你愿干就接着干,干好了就是你的;干不好,我承担原亏损的2000元;再赔了,我就不管了。”
崔振峰,原籍河北宝坻县,因家道贫寒,1922年14岁时,就跟人到天津,后在“厚记兴”商号当学徒。此时崔振峰无处可去,只好接下这个烂摊子独自经营。崔振峰意识到只能盈不能亏,他冥思苦想,分析研究寻觅出路,终于找到了亏损的原因和扭亏为盈的途径。亏损原因主要是从天津“厚记兴”进货价格高,几乎没有利润。他在魏家庄德安里租赁两个院子,高薪聘请绱鞋的能工巧匠潘如和、潘如横兄弟二人,二人又组织了三四十名绱鞋高手,成立了绱鞋作坊。原材料依然从“厚记兴”进货,这样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由于自己生产,成本就大大降低。到1935年11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崔振峰不但赚回了前两年亏损的2000元资金,而且还有了盈余。此后买卖越做越火,还创造出远近驰名的名牌产品“15330老头号礼服呢鞋”。后“厚记兴”又将所有权收回,但仍交由崔振峰经营。
普华鞋店曾发生火灾,损失惨重;后又重建、扩建。为扩大产品销路,崔振峰认真研究、分析市场信息和顾客需求,在保持名牌信誉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生产品种,提高服务质量。这也是普华鞋店几十年来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料、技术也不断更新,普华鞋店根据城乡顾客不同的需求,扩大了新的经营品种。当时一些社会上层人物,主要买礼服呢鞋;城市青年人,喜欢青缎面白层底布鞋;农村劳动者则需要轻便结实的白布底帆布帮鞋;儿童和妇女爱好的是各式各样的花布鞋。崔振峰设计出了350多个品种,一一满足各类顾客的需要,每天的销货额达到3000多元。在服务上,顾客来店都热情接待,先请坐,后倒茶、递烟,然后再询问要什么商品,交易就在一片亲切、和谐的氛围中做成。
后天津“厚记兴”钱性东家来到济南,把鞋店分成六股,以崔振峰为主,邵焕祥协助。崔振峰真正成了普华鞋店的股东之一,并兼任经理。从此,崔振峰更是勤勤恳恳,日夜操劳。邵焕祥凡事都请崔振峰做主,崔振峰也特别尊重他;员工也很团结,这样一直维持到1956年。
1956年公私合营后,普华鞋店归鞋帽公司主管,由个人私营变为国有性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鞋厂逐步放开,其产品范围与设备也不断扩大与更新,生意兴隆。产品销售覆盖山东全省,还销往河北、北京等地,甚至开拓到天津老家。普华鞋店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进入巅峰时期。
现普华鞋业公司,为济南时装总公司下属公司,是济南纺织面料鞋厂行业的知名企业,主要经营鞋帽服装等的生产与销售。